一、做性能測試前的準備工作
1.要清楚服務器的ip地址和賬號密碼(目的是用于監控)
2.服務器的系統是什么
3.是否需要多級聯合
4.服務器一共有幾臺
5.了解服務器的配置情況
6.本機的配置(16gi5以上)
7.業務流程什么
8.性能測試需求是什么
9.編寫性能測試用例
二、性能測試用例編寫
1.性能測試的策略(指定一個小目標,具體想做什么)
壓力測試:每次遞增,看系統不能接受的程度(一次性吃多少饅頭)
負載測試:每次遞增,看系統能接受的最大程度(壓死駱駝最后一個稻草)
穩定性測試:長時間運行負載最大程度(看需求)
2.基本信息(性能測試的網址,誰來執行,誰來監控,執行時間)
3.業務流程(錄制的流程,腳本增強的節點位置)
4.執行策略(一共需要模擬用戶數,每個幾秒進場幾人,持續時間,每隔幾秒退出幾人)
5.監控指標的預期結果:
cpu(不能大于75%)
內存占用率(不能大于80%)
響應時間(1.3.5.7/秒)
TPS(每秒中服務器處理事務的字節數)
錯誤數量(控制在0%)
網絡延遲時間
每秒點擊次數
三、性能執行階段
loadrunner三個步驟:創建腳本、運行負載測試、分析腳本
創建腳本:進行腳本增強
集合點:就是跑步的起點(負載和穩定性不能有集合點)
事務:將你要做的事情的操作整合到一起
關聯:自動關聯和手動關聯
檢查點:期望值
用戶思考時間:停留的秒數
參數化:
loadrunner的參數化
其他函數:lr_output_message(“參數值”:lr_eval_string(“{name}”))
運行負載測試:
1.選擇腳本,
2.設置進入腳本,設置運行時間、設置集合策略
3.運行腳本
分析測試結果:
1.cpu(不能大于75%)
1.排除:cpu在沒有并發的時候占用率
2.硬件問題
2.內存占用率(不能大于80%)
3.響應時間(1.3.5.7/秒)
1.由于服務器處理的事務越低;
2.數據庫sql問題;優化表,增加索引
3.代碼問題:優化代碼
4.加緩存
5.加服務器
4.TPS(每秒中服務器處理事務的字節數)
5.錯誤數量(控制在0%)
6.網絡延遲時間
7.每秒點擊次數
四、性能測試流程
1、分析性能需求、確認性能指標
2、制定測試計劃,明確測試時間
3、編寫測試用例
4、搭建測試環境、準備測試數據
5、編寫性能測試腳本
6、性能測試腳本增強(檢查點、參數化、關聯、集合點、事務、調整思考時間)
7、設計測試場景、運行測試腳本、監控服務器
8、分析測試結果,收集相關的日志提單給開發
9、回歸性能測試
10、編寫性能測試報告
本文內容不用于商業目的,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,請權利人聯系51Testing小編(021-64471599-8017),我們將立即處理